当前位置:

首 页 > 技术文章 > 免疫组化技术在临床上的应用主要有哪些方面
产品搜索 Search

技术服务Article

免疫组化技术在临床上的应用主要有哪些方面
更新时间:2020-11-03 点击次数:1632次
 
  
  免疫组织化学是临床病理诊断中常用的技术和手段。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,免疫组化技术就已经应用于病理诊断,对诊断肿瘤、肿瘤分类、判断预后产生了巨大的影响,同时也扩展了人们对于各种疾病及肿瘤形成过程的认识,提高了病理诊断与研究水平。
  
  免疫组化,是应用免疫学基本原理——抗原抗体反应,即抗体和抗原之间的结合具有高度的特异性,先将组织或细胞中的某种化学物质提取出来,以此作为抗原或半抗原。然后通过免疫动物后获得特异性的抗体,再用此抗体去探测组织或细胞中的同类抗原物质。由于抗原与抗体的复合物是无色的,因此还必须借助于组织化学的方法(荧光素、酶、金属离子、同位素)将抗原抗体结合的部位显示出来,以其达到对组织或细胞中的未知抗原进行定性,定位或定量的研究。具有特异性强、敏感度高、定位准确的优点。
  
  目前免疫组化技术应用于临床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:
  
  1、肿瘤良恶性的判断:对于反应性增生还是肿瘤性增生,可用免疫球蛋白(Ig)的轻链抗体检测B淋巴细胞增生的单克隆或多克隆性来区别。
  
  2、确定肿瘤分期:肿瘤分期是判断预后的一个指标,与是否浸润、有无淋巴管或血管侵袭密切相关,判断肿瘤是否浸润、有无淋巴管或血管侵袭。
  
  3、细胞属性的判定:通过特定抗体标记出细胞内相应的抗原成分,来判定细胞的属性,确定肿瘤的来源。
  
  4、确定来源不明的转移瘤的原发部位:对于来源不明的转移瘤,用该技术有助于确定恶性肿瘤的组织学来源,进一步确定原发部位。
  
  5、对“未分化”恶性肿瘤的分类:未分化恶性肿瘤包括癌或肉瘤,在HE切片上由于肿瘤的“未分化”而缺少肿瘤细胞的起源特征不能分类,初步区分组织学类型用非特异性抗体,在其基础上再选用特异性抗体做进一步鉴定。
  
  6、进一步分类不同器官与组织交界处肿瘤:由于重叠的特征,在一些组织器官交界处的肿瘤,仅凭组织学基础对肿瘤进行分类很困难。如发生于组织交界处的肿瘤有睾丸胚胎癌与精原细胞癌,两者较难区别,且治疗与预后显著不同,但用免疫组化检测角蛋白就较易于区别:角蛋白阴性则为精原细胞癌,而角蛋白阳性则为胚胎癌。
  
  7、及时准确的发现微小转移灶:在常规组织切片中,辨别单个或几个转移性肿瘤细胞很难,淋巴结内窦性组织细胞增生与某些癌的早期转移有时也不易区别,而采用免疫组化方法,有助于及时准确的发现微小(癌)转移灶。
  
  
Baidu
map